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发布时间:2021-06-19

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是对境内各民族所采取的政策。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基本内容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这既是我们的重要政治优势,也是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命线。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切中要义,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事实雄辩地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全面学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对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广泛深入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

  要纳入国民教育。注重抓好幼儿园和中小学阶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修订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培训;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有效开展。

  要纳入干部教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特别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重点内容,编写干部教育培训专门读本。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研讨班、培训班等方式,使党政干部全面掌握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理论源头、发展过程和创新成果,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深刻内涵,自觉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要纳入社会教育。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展览汇演、传统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作用,特别是运用好新媒体,打造专栏、创新形式、讲出新意,针对不同群体特点精准滴灌,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讲常新、深入人心。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积极打造和拓展宣传教育平台,使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持续加强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各族群众心里生根发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一定能使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就一定能使中华民族大团结越来越焕发勃勃生机。

  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亲自做民族工作,多次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考察,多次接见民族团结优秀代表,多次给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回信,就民族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批示指示涵盖方方面面,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核心理念的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是:

  一是正确回答了如何评价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我国民族工作实践这一重大认识问题,指引我们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如何评价过去和现在,关系到民族工作向何处去。面对近些年来社会上一度出现的质疑甚至否定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国的民族工作做得是最成功的,不要妄自菲薄。这一论断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我们廓清迷雾、把准方向定下了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这一重大判断,在民族工作中树立“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

  二是深刻回答了如何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这一重大立场问题,指引我们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当前,针对把多民族当作“包袱”、把民族问题当作“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等错误言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地区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这是“家底”,并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这一重大论断体现了我们党看待民族问题的原则立场,从源头上批驳了各种模糊观念和错误主张,强调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防止在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上犯错误。

  三是科学回答了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这一重大实践问题,指引我们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族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行谋划部署,不断完善我国民族工作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使命要有新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2017年11月2日,首都少数民族代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各民族代表都表达了对新时代的强烈共鸣和对新使命的责任担当,一致表示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大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并把“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的核心内涵,把“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

  在党的十九大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观点写人了党章,转化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不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正能量,尤其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聚焦党的领导,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国欣欣向荣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始终坚持“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三个特别”标准,建好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始终成为各族人民的主心骨,让党的旗帜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高高飘扬。

  第二,聚焦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切实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三个积极性”,完善体制机制和扶持政策,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确保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聚焦促进“三交”,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舍此别无他途。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一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第四,聚焦“五个认同”,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第五,聚焦依法治国,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坚持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依法保障各民族平等合法权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打击“三股势力”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各族人民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按法律办事,扎实提高民族事务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使法治成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保护神”、“压舱石”。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既处理好“大家庭”内的民族关系,又促进“大家庭”巩固和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不断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https://m.zsfuye.com/shishang/293005.html

《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